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前夕,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,2426人受到表彰。新疆38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,14人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,其中女性获奖者13位。她们以专业铸就卓越,用坚守诠释匠心;以创新拓展边界,用奉献定义人生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新时代巾帼奋斗者的故事,领略她们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的非凡光芒。
13位新疆女性荣获
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
她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绽放巾帼风采
书写劳动者华章
郑炫
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二级研究员
郑炫,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研究员,自幼在兵团浸润成长的生活经历让对拖拉机等机械产生了浓厚兴趣,因此上大学时选择了农业机械化专业。1993年大学毕业后,郑炫将个人志趣升华为毕生事业,始终扎根农机科研前沿。三十余年来,郑炫一直以“让职工群众用上国产好犁”为信念,在农机自主创新的征途上默默耕耘。
20世纪90年代末,兵团大马力拖拉机激增,但配套农具依赖进口。当时,郑炫接下农业部液压翻转五铧犁国产化任务,带领团队扎根塔城、阿勒泰地区农机推广中心试验基地进行试验。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攻坚,1LFT-540型双向犁终获成功,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60%,这一成果显著提升了国产高端犁的市场竞争力。
“农机的答案在土地里。”郑炫的科研始终贴着地气。一次,她去兵团第七师一二九团回访偏置犁使用情况,农户反映盐碱地耕作时拖拉机易打滑。回到厂里,郑炫立刻根据农户的要求,带领技术人员在1LFP-435型偏置犁的基础上研制出新型偏置犁,深受职工群众欢迎。
多年来,郑炫去过兵团很多团场。每到一个团场,她都要询问当地的农机技术员和职工群众,生产中还需要哪种农机具,再针对他们的需求研发新的农机具。这种“从问题出发”的研发模式,让她先后攻克多项关键技术。针对50cm以上的深翻作业需求,团队研制出“序列式深翻犁”;针对多石戈壁地,他们成功研发了“过载保护自动复位犁”;2024年,团队又推出“自动无级调幅犁”,农户可以在驾驶室操控,实现整机快速调幅。
这些年,郑炫一路耕耘一路收获。她先后荣获“兵团三八红旗手”“兵团优秀共产党员”“兵团先进工作者”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称号,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称号,被评为“天山英才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。日前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,她被授予“全国先进工作者”称号。
面对荣誉和成绩,郑炫始终保持着科研工作者的清醒:“我们只是站在时代的肩膀上。”在她看来,国家持续加大的科研投入、不断完善的人才政策、精准落地的成果转化机制,如同沃土般滋养着科技创新,“正是这样的创新生态,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、全身心投入到科技创新中,持续在农机领域取得突破。”
郑炫表示,站在新的起点,她将带领团队锚定农业现代化战略需求,坚定自主创新的信心和决心,围绕“智能耕深调节”“精准作业监测”等方向开展攻关,研发高适应性的新一代农机装备。“一定要让中国农机迈向国际市场。”郑炫的目光越过试验田里轰鸣的机械,投向更辽阔的乡村振兴图景——那里,自主创新的犁铧正在开辟农业强国的崭新未来。
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
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满城路社区居民委员会民政专干,巴哈义古丽民族团结爱心工作室负责人
在美丽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,满城路社区干部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24年不间断扶老助困的暖心故事,在百姓中口口相传。这位社区干部用跨越血缘与民族的亲情,谱写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乐章。
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工作室的荣誉墙上,陈列着“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”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“全国最美志愿者”“自治区道德模范”等证书与锦旗。在一面墙上,“巴哈义古丽的13个爸爸妈妈”专栏引人注目。“我有许多亲人,像个大家庭一样,互相离不开。我就是他们的女儿,他们就是我的爸爸妈妈。”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讲述起她与13位不同民族爸爸妈妈的故事。
2000年,刘国群夫妇的独生子发生意外离世。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听到老人的遭遇后,主动前往探望,目睹屋内狼藉、老人悲泣。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没有犹豫,拉起老人的手说,“你们现在没有儿子了,但是还有个女儿呢。”从那天起,这份亲情延续了20多年。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有空就来陪老人说话,送米面油等生活用品,给老人洗头、洗衣服、洗澡;逢年过节,换着花样给老人添置物件。对这个好闺女,刘国群夫妇打心里喜欢。
马爸爸、刘爸爸、张妈妈、依明爷爷……13位不同民族的“爸爸妈妈”和数十位社区孤寡老人,在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的心里,他们就是家人。多年来,她精心照顾他们,尽心尽力为他们服务,当好他们的“女儿”,将温暖送到他们心里。
光阴流转,这样的温暖故事还在不断延续。2017年5月,巴哈义古丽民族团结爱心工作室成立,8支志愿者服务队,1000余名志愿者,穿着统一的红色马甲,活跃在县城的大街小巷,为需要的人送去温暖。免费义诊、送医送药、调解纠纷、义务文明劝导等各类活动数不胜数。截至目前,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各类扶贫帮困活动12万余次,捐衣捐物5.8万余件,资助贫困学生5500人,关爱老人7900多人。
做一件好事容易,做一辈子好事难。在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爱心善举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伍。“没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,我一个人发挥不了那么大的能量。”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说,“帮助别人,快乐自己,我会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,带动更多人加入爱心团队,帮助困难群众过上幸福生活。”
巴哈义古丽·尼合买提以凡人微光照亮人间大爱,如天山雪莲般纯净绽放。这朵天山脚下的民族团结之花,用二十四载光阴诠释着塔塔尔族古老谚语的深意——当个体生命与时代使命同频共进,爱与善便能在人间生生不息。